好书·推荐|《珍珠在蒙古帝国》:以珍珠为窗联动欧亚世界的陆海贸易

1221年,在阿姆河上游的铁尔梅兹(即今天的土库曼斯坦),一个被蒙古士兵俘获的女人承认自己出于保护目的吞下了几颗珍珠,她被当即处决并开膛破肚。找寻到几颗珍珠后,成吉思汗命令士兵们“把所有死者的肚子都剖开”,以期发现更多珍珠。

1226年,成吉思汗的铁骑抵达女真境内。女真国王听闻成吉思汗来到,便遣使送礼请降,其中包括一盘大圆珍珠。成吉思汗下令将珍珠赐给耳上穿孔的人,每人一颗。当时耳朵没有穿孔的人马上给自己穿了耳洞。所有的人都发了珍珠,但还是剩下许多。成吉思汗于是说:“今天是行赏的日子,将剩下的珍珠全部掷出去,让人们捡拾吧。”

1320年左右,来自意大利波代诺内的鄂多立克,亲眼见到了元朝宫廷妇女冠饰上繁复的珍珠装饰。他记载道:“已婚者头上戴着状似人腿的东西,高为一腕尺半,在那腿顶有些鹤羽,整个腿缀有大珠;因此若全世界有精美大珠,那准能在那些妇女的冠饰上找到。”

具有审美、经济、宗教和政治价值的珍珠,是古代世界的至上珍宝。而蒙古这个历史上疆域最广的内陆帝国,是其无可匹敌的收集者、支持者、传输者。将影响力扩展到海洋领域,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怎样的新起点和新挑战?久负盛名的蒙古帝国史学家托马斯·爱尔森(Thomas Allsen,1940—2019),便以《珍珠在蒙古帝国》一书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
托马斯·爱尔森毕生专注于内陆欧亚历史与文化研究。他通晓英、法、俄、拉丁、波斯、阿拉伯和中文等多种语言文字,曾参与撰写了《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》,其著《蒙古帝国的商品与交换》《蒙古时期欧亚的文化与征服》《欧亚皇家狩猎史》均影响深远,颇具启发。由于其卓越的学术贡献,爱尔森曾获美国国家人文基金奖、古根海姆奖等殊荣。《珍珠在蒙古帝国》是他晚年病中撰著。遗憾的是,在英文版面世前两个多月,爱尔森便与世长辞。

《珍珠在蒙古帝国》是爱尔森的最后一部著作,呈现出其著作一贯的风格,广征博引,利用汉文、波斯文、阿拉伯文、俄文一手史料,笔法深入浅出,雅俗共赏。本书用珍珠串起了蒙古时代的欧亚世界,实际上也涵盖了上古乃至现代的珍珠历史。诚如有学者评论的,本书对蒙古帝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史提出了新见卓识。从更长的历史时段而言,本书不仅关注东西方向的交流,更是着重揭示了南北方向文明交流、跨生态交流的重要性。……其资料之丰富,格局之宏阔,令人肃然起敬。

最后,将这些比较结合起来,将有助于从一个恰当的历史视野看待蒙古帝国的形成。因为蒙古人的帝国事业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性,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,所以关于它的历史视野有时模糊不清,或是招来误解。然而,蒙古人的事业并非从天而降,他们广为利用既有模型,建立在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久已普遍共有的帝国传统之上。珍珠也有助于识别和阐明这些关联性和连续性。这又使我们能够更精确地回答三个深入且密切相关的问题:蒙古在草原历史上的特殊性,蒙古人与海洋空前的接触,以及总是被讨论的“蒙古影响”(Mongolian impact)——他们留下了一系列极为多样化的制度和意识形态,供其臣民与后继者思考、选择和吸收。

综汇六种语言史料,以珍珠为窗联动欧亚世界的陆海贸易,追溯南北跨生态互动重审蒙古政治文化的长时段影响大卫·克里斯蒂安、姚大力、刘迎胜、张帆等一致推荐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Previous post 三江购物去年净利增长超七成日用百货产品营收超4亿
Next post 意丙进行时波代诺内欲巩固积分尤文图斯新一代启程中!